鲜花中打造“美丽事业”
- 2012-04-17
- 消息来源:库尔勒晚报
花卉世界网4月17日消息:许多人下岗后一蹶不振,而有一些人却不因此抱怨,而是为了家人,主动走出去寻找创业机会,开始全新的生活。库尔勒市萨依巴格街道辰兴社区,有一位叫刘元惠的女士,2004年从州棉纺厂下岗后,便一直找寻新的事业,最终选择了卖花为生。家里成了鲜花仓库。
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刘元惠的家中。一进门,只见客厅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儿,满眼全是绿色,偶尔有几抹红映入眼帘,空气中还弥漫着植物的芳香。走路几乎无处插脚,我们只有小心移动到沙发一角坐了下来。环顾四周,记者发现,一进门的地方有一株大平安树的盆栽,油光光的阔叶舒展开来。墙边角落放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盆底座,客厅电视柜下、电视机旁、沙发上、茶几上、阳台外无不摆满各式植物,仙人球、君子兰、发财树、麒麟、紫蝴蝶、一寸心、观音莲……刘元惠在一旁兴奋地为我们介绍着花名。
在采访的过程中,一位女顾客来到她家中买花,那位女士说:“其实我是第一次到她家里来,之前一直是在农二师医院附近她的摊位上买的,在那没找到她才打听到这里来的。她家的价格相比别的地方便宜,还送货,服务非常周到。”那位女士选定了几盆,刘元惠为她重新移盆,看顾客不方便拿,她便叫丈夫用三轮车为其送货。
下岗后四处兼职
据刘元惠介绍,她自92年便一直在州棉纺厂工作, 2004年厂子破产了,她也下了岗。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一家人只能依靠丈夫在印刷厂的微薄工资勉强度日。在家待了一阵子,她便闲不住了,出来四处找工作,起先做着各种兼职:从9月至次年1月做棉花检验员,在丈夫单位当过印刷工,在超市打过零工……
刘元惠说,从04年起,一直到08年开始卖花之前,她都在给别人打零工,06年还闲了整整一年。兼职的生活让她的收入一直很不稳定,因此只能另寻出路。
艰辛卖花创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刘元惠萌生了卖花的念头。2008年夏天,她看到有许多人在农二师文化中心卖花,同他们交流后,那些卖花的人劝她也加入其中,她觉得不错,便回家同爱养花的丈夫商量。在丈夫的支持下,开始摸索着卖花之道。刘元惠说,我们家也养过花,也懂得一些常识,但是相比那些专业养花的,就差远了。从花卉知识,到养花的技巧,再到进货的门路,都得一样样学。她说:“起初,我都是向那些卖花的讨教,时间长了就熟悉了不少。”从聊天中得知,她刚开始在瑞丰商场后面搭棚卖花,后来因为承受不起高昂的租金,便到农二师医院附近临时设点卖。为了节约成本,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店铺,只是用三轮车推着,成了流动商贩。
在卖花期间,刘元惠还叫上做棉检员时认识的两位下岗的女工一起卖花,她们做了一年卖花生意后,便在家人的劝说下,转了行。刘元惠说,“她们的丈夫觉得这个生意太辛苦,太脏,整天和泥土打交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刘元惠仍然坚持做这一行,今年已经是她卖花的第五个年头了。
免费送货到家
记者得知,刘元惠的花一般一盆二十几元,相比其他卖家,因为她没有租金成本,能便宜上好几块钱。刘元惠说:“我们一盆花赚不了几块钱,有时看到一些妇女或者老人买了花不方便带走,我丈夫就会免费骑三轮车给他们送到家。”据说,有人从开发区打电话来定花,她丈夫也会免费送货上门;买几盆送,买一盆也送,毫无怨言。当记者告诉她,现在饭馆送餐还加收两元费用呢,送花居然还能免费送那么远。刘元惠只是笑笑,说道:“都是为了拉回头客,现在老顾客越来越多了,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清贫日子也幸福
刘元惠一家的生活条件较差,老公是印刷厂的员工,一个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自己卖花的收入也不多。“九几年的时候一年只能给远在重庆的父母寄去400元钱,现在寄回家里的钱,最多的一次也只有2000元。儿子现在读初三了,倒挺懂事的。平时在学校住校,一到周末就来帮我。除去家里的日常开销,也没有什么闲钱了,我一般都不怎么买肉吃,婆婆人非常好,每月的退休金都用来补贴家用,还时常买肉回来给我们改善伙食。”刘元惠告诉记者,日子虽然清贫一些,但她觉得很幸福。
社区邀请她做“植物医生”
辰兴社区劳动保障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的回头客特别多,有的人还慕名前来买她的花。他们一家人都非常好,诚信、老实,我们打算邀请她做社区的“植物医生”,有许多家庭都在养花,但一般都不能很好地了解花,出现问题不能科学解决,所以社区想邀请她为辖区内养花的居民答疑解惑。”刘元惠也欣然接受这个“任务”,表示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家。
这个看似普通的女人身上所散发的人性的光芒深深地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愿自强不息、诚信善良的刘元惠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