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月季产销现状:规模逐年增加 行情趋于平稳
- 2014-01-03
- 消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近几年,随着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大潮的到来,传统切花月季(俗称玫瑰)也水涨船高,全国很多地区投资试种切花月季,规模快速增加,涌现出了一大批致力于月季生产和研发的企事业单位。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全国切花月季新区生产起伏不稳,自然气候优越、产业基础扎实的地区,发展优势更为明显。
规模稳步增长
作为世界三大切花,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品切花之一的月季,1998年-2004年之间,种植规模直线上涨。据农业部统计,切花月季种植面积2004年达到11.4万亩,较1998年增长5倍有余;2005年-2012年之间,全国月季生产面积稳步增长,2012年全国切花月季种植面积达到20.7万亩,产量47.1亿支。近两年,“情人节”、“七夕节”等节日消费的增加,以及各地政府为寻求新兴产业所给予的良好政策,大大提升了月季从业者的积极性。目前,除黑龙江外,全国各地均有月季种植,其中62.3%的种植量分布在云南、广东、湖北、四川、湖南,其中云南种植面积最大,为7.05万亩,占全国月季总面积的42%,占云南鲜切花总面积的三成左右,是云南种植面积最大、种植者最多、品种最丰富的四大切花之一。
按照农业部的统计数据分析,在全国29个切花月季种植地区中,2012年有15个地区种植面积增加,其中涨幅前5位的分别为河北、河南、青海、新疆和湖南,涨幅依次为70.5%、44%、32%、21%和19%,云南月季增幅仅13%;辽宁、重庆、广西、福建、山东、上海、天津等14个省(区、市)的种植面积下降,其中宁夏和重庆降幅超过70%,上海和北京降幅在63%左右。
全国切花月季新区生产不稳定,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高价行情催长种植热情,2011年主产地云南切花月季行情创历史新高,很多省(区、市)为节约购置成本,自己组织切花月季生产,但行情下降后,本地月季产品竞争力下降,又被迫改种其他。二是地方政府扶持发展。目前,贵州、四川等省的很多地方政府把花卉产业纳入农业新型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来抓,提供很多优惠的政策和条件,鼓励人们投资发展花卉,但经过短期的实践和试种后,在政府扶持力度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很多种植者选择放弃或减少生产。三是气候所致。很多地区不适合包括月季在内的温带切花生产,虽然选用了较好的设施设备改善田间小气候,进行温室生产,但运营成本高,竞争优势不明显。此外,当主产地云南月季行情大涨或面积陡降时,其他产区便进行补充式生产,全国生产面积就又会出现徒增现象。
行情趋于平稳
笔者对云南近20个大宗月季品种每天的批发价进行整理统计后发现,2005年-2012年8年间的月季行情变化规律有两大方面,即每年有两个旺季和两个淡季。一方面,每年第一季度是全年的销售高峰,第四季度是全年次高峰。其中,高价密集区往往分布于2月-3月,峰值为每支1.66元,出现在2011年3月;次高峰10月-12月,峰值为每支1.05元,出现在2011年12月。另一方面,每年的4月-9月,即夏秋季期间,是月季产量最高、产品整体质量低的时段,也是全国消费量少的时期,是月季生产销售的两个淡季。从历史数据看,淡季价格密集区为每支0.2元-0.5元,集中在4月-9月上旬,其中淡季均价谷值为每支0.13元,出现在2007年4月,之后维持在0.2元低价位附近达120天之久,此低价位也曾在2005年出现,但仅在4月和9月出现。
今年月季切花的行情,从前11个月的走势分析,行情趋于平稳,旺季均价下移,淡季均价上移,均价极差缩小,峰值每支1.2元,分布于1月和3月,谷值为每支0.33元,出现在7月,但之后快速反弹。这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经过多年摸索,生产者已能够较为充分地掌握市场信息,能恰当地进行生产计划,并通过提升技术和设施水平有效进行生产调控,保证上花期与市场销售高峰基本同步;二是今年主产区风调雨顺,未遇到旱灾,加之整体生产技术提升,云南全省月季整体品质较好;三是淡季节日活动增多,如“七夕节”、“教师节”等,消费增加,改善淡季日常消费量少的局限,供需矛盾得到较好缓解。
今冬明春行情望好
“两节”即春节和情人节是否重叠,历来备受业内瞩目,若“两节”错开,销售黄金期延长,则利于花期调控和扩大营销,但若“两节”重叠,就意味着黄金期缩短,时间紧、销售总量少,短时间内需要花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突击销售,实力小的批发商只能遗憾地放弃大订单,生产商则失去了利于花期调节的更多机会。今年正逢“两节”错位,十分利于鲜切花销售,行情看好。
需要强调的是,月季切花生产新区的花农把握市场信息和技术的能力较弱,加之鲜切花上市量与天气因素息息相关,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等外部因素,预计花期很难精准。因此,如年底遇连续高温,鲜花提前开放,上花高峰与二、三月份的销售高峰错过,行情就不会超过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