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水生花卉植物如何大战污水
- 2015-08-24
- 消息来源:潇湘晨报
花卉世界网8月24日消息:植物如何大战污水,在中科院位于岳阳采桑湖管理站的湿地实验田,可见端倪。
针对养殖业的潜流系统,可以处理4头牛的“生活”污水,粪溺通过鹅卵石的过滤,被地表牧草吸收,水质得到净化,再经过下游分解池,通过狐尾藻、菹草、荇菜等再吸收,最后的水可以用来养螃蟹。不断生长的牧草,还可为4头牛提供饲料。
这种循环的植物大战污水模式,在连日里走访的长沙县、攸县、炎陵县已部分成为事实。
为什么用植物战污水:成本低可循环维护容易
在长沙县、攸县、炎陵县等地所看到的人工湿地,可分为针对社区、养殖业、河道,三种污水处理方式。其中针对河道的污水处理,可谓集社区与养殖于一体,如修建于长沙县麻林河上游的两处人工湿地,集中处理同心河(麻林河支流)、麻林河沿岸3镇十几个乡村的污水,亦是针对捞刀河流域水源治理的初步行动。
人工湿地的除污方法,对于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实验站站长谢永宏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执着于研究湿地生态的他,3年前即开始奔走呼吁用人工湿地的方式解决农村社区污水问题。
谢永宏说,首先是成本低,维护容易。其次可提倡循环农业或用水的方式,让污水变废为宝。如那块即将栽种水草的中科院实验用地,已先在潜流系统表面栽种了“牧桂一号”,依靠污水中的氮、磷生长,可为牛提供新鲜的牧草。
而针对今年破土动工、水循环河道已挖好、也未种草的金井茶厂人工湿地,中科院的设计思路是依靠茶山的地势,收集灌溉水、雨水。进入下游的水循环后,经过湿地植物的净化,末端出水,又可作为灌溉水用,又可养鱼,可谓一举多得。
“等几个月水草种完,末端水池边再做一个观鸟点”,金井茶厂人工湿地的设计者,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实验站副站长张琛说,既可作为水循环的终点站,也可称为茶厂的一道景观,宣传生态价值。
选战士看繁殖力:根系要强大,生长也要快
对污水进行净化,种植哪些水草是成败的关键。谢永宏介绍,只要是生长速度快的植物,都可以用来除污。如臭名昭著的水葫芦,是净化污水的利器,其次如乡土常见的湿地植物水花生、菱、荇菜、荷、水芹菜,都有净化水质的功能。
8月10日,在采桑湖管理站的中科院实验样地,人工湿地周围种植的南荻,嫩芽可喂鱼。“而且,水质污染得越厉害,植物生长得就越茂盛”,谢永宏说,特别是狐尾藻的生长能力,令人吃惊,一般被选择为表面流第一级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
在样地的东侧培养池中,我们见到这种水生植物,潜根、多年生,谢永宏捞起一段狐尾藻,掐断一截抛入水中,“每一截都能自主生长,而且繁殖能力极快”。依靠强大的根系与繁殖能力,狐尾藻成为净化污水的首选。
此外,针对潜流系统中的湿地植物,一般亦选择生长快、根系发达的植物。芦苇是首选,8月17日,在炎陵县沔渡镇看到的占地7亩的芦苇地就是一处运转了一年的人工湿地。而相隔5公里之外的十都镇则选择了美人蕉、再力花等具有观赏性的湿地植物,两处都开辟为村民的日常休闲地。
选战场也有说法:每秒水流速度别超过1米
值得注意的是,在表面流水循环系统中,当注意调控湿地内的水流速度。谢永宏说,一般而言,当水流速度超过1米每秒,任何沉水植被都难立根。
目前,在长沙县普及的针对河道治污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广泛采取筑坝的方式,让水进入湿地前,经过三截石笼,一则可过滤水体,二则可减缓水流速度。
8月14日在长沙县金井茶厂,张琛设计的表面流水循环就充分考虑到,茶山洪水对下游的冲击,金井茶厂的人工湿地充分利用了地形,水从茶山的地道汇集而下,首先进入1号池,然后顺着下游的河道,向2号、3号池流去,在河道中净化,水池起到缓冲水流作用,也可相互交换污水,遇暴雨天气时,池塘就可发挥蓄水的功能,减缓净化河道内的水流压力。
这种外河套内河的水循环方式,为中科院近年来的独创,也是根据金井茶厂特殊的地形与生产环境设计的水循环路线。
为了能够在茶厂周围渗水的山红壤土质中栽下沉水植物,张琛一行人也想出了办法,通过在河道底部铺设可降解薄膜的方式,先存住污水,待狐尾藻、水花生、梭鱼草等水生植被立根后,塑料自己降解,水生植物靠根系即可涵水,解决了山地难以栽活沉水植物的难题。
地理知乎
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有潜流和表面流两种
目前为农村社区设计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方式主要分为潜流、表面流两种。潜流是处理的初端,污水要经过地下碎石的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一级湿地,内部会种上生长速度快的狐尾藻,其后按照表面流的设计,进行水循环。
8月17日,在炎陵县十都镇、沔渡镇、三河镇,看到的人工湿地皆是潜流系统,社区污水进入厌氧池后,皆从地下流走,不见过滤用的池塘。而长沙县推广的多为表面流或两者相结合。如8月11日,在白沙、福临两镇所见湿地,初端为沼气池或者石笼,为沉淀过滤污水所用,水经过一段潜流后,进入后段的几处池塘,接着净化。
“两种净化方式各有优缺点”,谢永宏说,潜流系统容易堵塞,每隔三年需要挖开清理,更换新的鹅卵石,而表面流遇到强降雨天气,水循环系统将面临考验,池内的湿地植物也面临被冲走的危险。
此外,潜流系统不会闻到臭味,但维护成本可能稍高。而表面流带来的景观感较强,种植的湿地植物亦可喂猪、养鱼,示范效果更明显。
已有 727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