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陆的蝴蝶兰产业回顾台湾
- 2007-10-11
今年四月访问大陆上海,回台后完成一篇文章"自0分至70分:2005年4月的上海参观行程"。不料此篇文章引起不少回应。有大陆台商以电话连络告诉我此篇文章已说出他的心声,也提供他未来的抉择方向。也有台商抱怨认为此篇文章故意贬彽了大陆的蝴蝶兰市场。大陆方面有大学教师以e-mail抗议我看轻了大陆的学术力量,也有温室公司善意来函相邀前往访问。对于所有的回应我尽量加以答覆。在5月与6月,再次收集大陆蝴蝶兰产销资料,对于上篇文章读者的反应给予综合性的回答。因而此篇文章是为了在大陆投资蝴蝶兰产业的台商朋友而写,提出与大陆兰花产业专家群不同的看法。
在大陆的花卉产业相关报导,有两段句子常常出现,也是最常被引用的文字:
一、“台湾蝴蝶兰走了十五年,大陆只花了五年”。
二、“大陆蝴蝶兰的产业趋势是生产国产化,价格平民化与品种多样化”。
对第一句话而言,大陆以5~6年完成台湾15年的发展历程,发展快速也代表发展过度,冲过了头,脱离市场机制。大陆蝴蝶兰的产业问题由两句口号即可表达而出:生产国产化与价格平民化。
生产国产化代表自国外(主要为为台湾)输入蝴蝶兰产品至大陆市场的机会已不多,大陆超过三百多家兰园或公司的产量远超过自身需求量。春节年花产期调节成功的比例虽然不算高,但是众多兰园的准备开花株数量大,高准备数量乘以低调节成功比例仍是钜大的数额。因此年花供应量远超过市场需求。2005年春节,供应与需求约为1300万对550万,而温室内的存底货源约2000万。供需失调价格当然下跌,也因此引出第二句口号:价格平民化。
价格平民化的原因是产销问题。年花价格在2003年为35元(人民币),2004年价格为25元,在2005年跌至15元。在今年3月至5月,大陆一些花卉相关杂志或新闻纷纷报导大陆蝴蝶兰产业的价格变化,希望将单株价格拉回到25~30元的价位。能够拉回蝴蝶兰售价的方法是建立品管门槛,而大陆兰界专家提高门槛的药方却是"品种多样化"。
大陆蝴蝶兰产业的问题是什么?要如何解决此问题?以个人的能力见识,无法解决此大问题,因为大陆蝴蝶兰的产业的发展兴起不仅是经济发展缘故,还有夹杂着政治因子,因此问题更加复杂。大陆蝴蝶兰市场变化之大,数量之多,价格之低,已不是以经济学原理即可加以分析解释。
荷兰兰花公司在欧洲的发展模式如下:先进行基础研究,收集选育适合的量产的品种,建立量产的技术,然后逐年扩大规模,也逐渐扩大市场。生产数量增大,价格下滑但趋向平稳。至此阶段是供应国内市场,而第二阶段才以国内经验进行国外市场的开展。以其量产技术与量产品种为商品在国外推销产品。至今欧洲兰花的需求量仍然高于其供给量。但是荷兰仍然以稳扎稳打方式,一步一步攻下市场而不是短期即放大产量。
大陆花卉产业沾沾自喜"台湾15年的路,大陆5年就走完了"。以5年的时间将产量如此放大,急速扩充的下场是产品无法提升,无法整齐。产业扩充的速度远远大于需求量。产业的扩充过程中,产业的根基如品种、技术与资金等很少是自己建立,而是来自国外,尤其以台商为主体。短短几年内,大陆建立了没有品质门槛的蝴蝶兰产业。急速且过度扩张的结果,造成了售价的节节败落,扩充的快速即是"生产国产化"此口号之由来。
"价格平民化"对兰花产业不是坏事,如果能够维持一定的销售金额,而且扣除成本仍是有合理利润。平价又能引出更多的销售量。(合理利润)×(大量销售量)代表巨额的收益。但是如果售价跌至谷底,跌到无利可图,销售量无法增加,仍然只能维持500万的年花,供应量又无法限制,"生产国产化"与"价格平民化"即代表同归于尽的结局。
要自上述"低利或无利","售出数量不增"的两大主要问题解套脱困,大陆一些兰花公司提出生产高档货的观念,以品种新、花期长为卖点,因此希望以"品种多样化"以提高出售价格,解决大陆蝴蝶兰产业问题。品种多样化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售价,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可以加以讨论如下:
1.受欢迎的新品种是什么?
除了花期长,花型、花色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大红花,中轮红花或是线条花?自组培苗到开花株要三年,如何预估三年后市场喜好?
2.新品种的栽培技术要如何建立?
每一品种的需求环境并不一致,温室要调节温、湿度、光量与光周期等微气候。管理作业要考虑施肥肥份、浇水次数与数量,病虫害的敏感性等。新品种进入市场之前,对于此品系生产技术必须熟悉。品种愈多样化,建立完整的品种栽培技术则愈困难。
要获取利润的另一途径就是降低成本。在蝴蝶兰盆花成本结构中,中国大陆固定成本主要为温室造价的逐年折旧费用。变动成本包括种苗、能源、工资、资材等,最大的成本比例为种苗与能源。不同品种蝴蝶兰可以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3℃,而大陆近年流行的品系主要为偏高温品系,日温以25~30℃为主。在长江以北自组培苗生产至大苗,能源的成本远大于南方。但是大陆的主要都市并非局限于江南各省,因此分地区、分阶段栽培苗株为大陆蝴蝶兰产业的新思考方式。以往大陆兰花公司常以一条龙式的生产方式为主,一家公司可能在大陆各地有十余处基地,每个基地都自组培苗生产开始,一直延伸至小、中、大苗与开花株。如果开始采用分工接力方式,南方做为小苗至大苗的生产基地,在大城市附近为开花株基地。此方式则近似台湾生产大苗,在美国基地生产开花株的方式。此方式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产业分工,品质管制与产程控制。台湾的大企业与国营事业都已走过这条路,成效如何兰界皆知。如果仍以中国传统大锅饭的概念而无法做到企业管理,采用分工接力生产能否有成效?在相同文化薰陶下的思考概念能否引进实践企业化的生产方式?
新品种栽培技术的建立又是另一个问题,传统兰业是以时间换取经验,而品种自育成至量产,如何在短期内了解其生理特性?这只有藉由扎实的基础研究才有机会。品种数量愈多,对每一品种的了解反而愈浅。”贪多嚼不烂”即点出”品种多样化”的问题症结。
降低成本的另一个方式是提高出成率。以大陆的相关报导为例:天津有家台商兰花公司生产面积1.4公顷而年产10万余株,未来增加生产面积至2.2公顷,准备年产目标为20万株。而在江苏的台商公司,一公顷年产5万株年花。以大红花为例,1公顷为3000坪,使用率88%,每坪100株,理论产量26.4万株,以此数据评估上述报导的兰花公司生产能力,出成率的确偏低,这也是大陆蝴蝶兰最大栽培败笔。
蝴蝶兰生产公司另一方式是改变生产对策。因此近年来石斛兰(主要为春石斛),虎头兰的生产量开始扩张,也有兰花公司转向火鹤花与凤梨花生产。有些先趋生产者可以得到好价钱,如同蝴蝶兰当初进入市场每株有150~250元的高价。但这些新兴的花卉仍是与蝴蝶兰竞争相同的年花市场而不是开创另一个新市场。这些新兴年花量产之后,仍然逃不出价格下跌的命运。
大陆蝴蝶兰产业有多少家?保守估计超过三百家。有大企业,有小公司,有国营企业等。小公司的生产规模小,资金少,市场占有量小,但是有灵活调度的优势。大公司大企业的优缺点恰好与小公司相反。在相同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台湾大公司与国营企业以往在兰花产业的表现,此相同剧本已在大陆兰花大企业再演出一遍。
大陆蝴蝶兰产业自喜以5、6年时间走完了台湾15年的发展历程,但也因为快速扩张,导致产销严重失衡,也造成今日产业面临的困境。与台湾产业相比,大陆的快速发展是冲过了头。台湾蝴蝶兰产业结局与大陆产业不同,在于台湾能够不局限于此海岛的内销市场,更不能再依赖大陆市场以疏解冬季的开花株,而是将眼界放眼于欧美花卉市场。
在大陆的台商要如何自处?大陆蝴蝶兰产业并非一败涂地而重新归零,但更不是藉由一些相关杂志的吹牛式报导,将大陆年花市场形容是无底洞的需求,将大陆比拟成满地黄金,垂手可得的天堂。对于台商在大陆的蝴蝶兰产业,以个人的观察所得,提出一些建议。
&nbs
- 标签:
- 系统
已有 635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