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
- 2007-10-11
一是生产规模、产值效益快速增长。据统计,到2004年底,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15万公顷增长326.7%。“十五”期间,我国花卉生产的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产值效益明显增长,到2004年底,年销售额达到431亿元,比“九五”期末的160亿元增长169%;年出口额也稳步增加,达到1.4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5倍。
二是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是我国花卉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型、专业化转变的重要时期。转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花卉经营实体数量大幅度增加,全国花卉企业由2000年的2.2万个增加到2004年的5.3万个,比2000年增长2.7倍,其中大中型花卉龙头企业已达6700多个(生产规模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二是企业实力逐步壮大。“十五”期间,北京、山东、河北、河南、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市)涌现出一批种植面积在千亩以上的大型花卉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使我国的花卉生产经营逐步由小而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三是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十五”期间,我国重点花卉省(区)以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花卉业,形成了多部门、多行业、多元化投资的格局,到2004年全国已有花卉从业人员327万。
三是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特色名牌产品日益增多。“十五”期末,我国花卉产业的区域化布局渐趋合理,重点花卉产区初步形成。区域化产业形成了以云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海南为重点的热带、亚热带花卉产区;以江苏、浙江、上海为重点的长江三角州花卉苗木产区;以北京、山东、河北、河南为主的北方花卉产区;以辽宁为中心的东北部花卉产区。其次,我国花卉产业的区域特色主导产品突出。经过逐步调整和提高,全国特色名牌产品发展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粗具规模,在品种上基本形成了云南的鲜切花,上海、浙江的种苗,广东、海南的观叶植物,广州、上海、北京的盆花,江苏、浙江、河南、四川的观赏苗木,还有东北的君子兰、福建的水仙。第三是优势名牌产品基本形成。涌现出永福杜鹃、漳州水仙、昆明杨月季、庆成兰花、森禾种业、洛阳与菏泽牡丹、鞍山君子兰以及年产500万盆的河北仙客来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全国知名品牌,品牌效应初步显现。第四是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000年,由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了59个“中国花木之乡”、71个“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和41个“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在这些典型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花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先后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优势的花卉生产示范基地。这些示范基地的建设,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四是信息网络和市场流通体系粗具规模。目前,我国拥有花卉信息网站300多个,加上其他涉及花卉信息的网站,网上可以查询到大量的花卉信息量,许多花卉基地实现了网上交易。2004年我国有各类花卉市场2354个,零售花店2万个。重点花卉产区还依托基地办市场,形成了基地、物流、批发市场、拍卖市场、超市连锁、鲜花速递、零售花店互联的流通网络。如昆明的斗南花卉市场、北京的莱太花卉市场、广东的陈村花卉大世界、沈阳的北方花城、大连的鲜花总汇等。
五是科技水平明显提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效益是我国发展花卉产业的长期战略,到2004年,全国有省级以上花卉科研单位100多家,50多所国家和省属农林院校设置了园林花卉专业,不断培养急需的花卉技术和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已有花卉专业技术人员12万多人。在花卉科研创新体系上,一些花卉生产重点省(区)采取企业立题、政府支持、专家研发的方式开展工作,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其中有30多个花卉新品种获得了保护权;浙江森禾种业公司成功驯化了68个国外花卉品种;一些花卉病虫害防治、切花生产与保鲜、转基因生物技术、快繁等实用技术研究也取得了新突破。此外,更多的企业改变过去的经营理念,主动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合作开发新产品,增加了企业的活力和后劲。
六是出口创汇增长幅度较大。从“十五”历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花卉对外贸易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4年达到了1.4亿美元,比2000年底增长5倍。其中“十五”后期的增幅较大,2004比2003年出口额增加了4800多万美元,增幅为49.6%。目前我国花卉出口到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我国不仅加入了国际花卉组织,还积极参加各种国际花事活动,自1999年成功举办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以来,又多次举办国际性的花事活动;由政府和民间团体组织的花卉代表团、参展商多次参加国际花事和交易活动,与国际花卉界的联系和交流日益广泛;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和国际贸易活动比以往更加活跃,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将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七是产业链不断延伸。近几年,各地充分利用花卉资源,用多种形式开发花卉产品,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成就,一是利用新技术研究开发天然干花产品,二是利用纯天然花卉植物原料经手工工艺制作艺术押花作品,三是开发药用、食用、美容等多用途花卉,四是建设以花卉植物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景点。花卉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为花卉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地方经济带来可观的效益。
- 标签:
- 系统